荷兰:只见农田难辨农民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3-01-01
荷兰人口密度高,耕地面积小,农业却非常发达。

  我在荷兰生活了两年,但却很难一眼就看出哪个是“城里人”,哪个是“乡下人”。

  欧洲农业机械产品展在阿姆斯特丹举办,两年一度。我这个外行,也去凑了凑热闹。与其说是去看机器,不如说是借机去见见荷兰的农民。迷宫似的展厅里尽是形形色色的机器。据介绍,这些机器多数都代表欧洲乃至世界的最新设计。看看价码,也多为5位数至7位数。除了忙着试机器的“技术员”和商议着价格的“商贾”们,鲜有我这样的“闲人”。

  “农民”何在?莫非他们就是农民?答案是肯定的。可是,他们衣冠楚楚,从举止一点也看不出“农民”的痕迹。就连肤色,也不见得“红润”。看来,以貌取人是行不通了。我的猜测一次又一次地被确认:那些操作着电脑的,查询着文字资料的,都是农民。

  据悉,每天参观人数可达14万(包括外国参观者),共展出5天,荷兰农民人口也只有100多万。荷兰国家统计局在展厅中设了服务台,提供分类细致的农业统计报表。这些资料受欢迎的程度令人吃惊:似乎那些数据就是农民必备的晴雨表。每当走过,总要挑几份与自己有关的材料带走。其关注程度,不亚于对机器的兴趣。我猜,也许这就是“市场意识”的一种表现吧。听荷兰朋友说,如今的农民不是好当的。不了解自己领域的新动向,就有被淘汰的危险。先上大学,后当农民,是普遍现象。我一下明白了,为什么在荷兰“只见农田不见农民”,为什么他们能“命令”:这片花今天开,那片花明天开。

  我的一个同学家住农村。她说要带我去体验一下农村生活。常听说由于荷兰经济重心在西部,东部多为“乡村社会”。什么叫做“东部的贫困”,正是我想知道的。她家在靠近德国的偏僻乡村。我可以想象荷兰农民物质生活的富裕程度不亚于城里人,但我却没想到乡村里“信息通畅”的程度也与都市不相上下。我的同学家住乡间,家有牛、羊、猪、鸡、狗各一,农田数亩。但她父亲所从事的“主业”却是信息咨询业!她父亲的办公室里,摆放着联网的电脑、传真、电子传讯、几大排书架。同学的妹妹在大学里学艺术,自己已开始了社科的博士学习。说起来,她们还算乡村姑娘。从衣着服饰、行为举止,我难辨他们是否“农民”,从他们居住的地理位置,我也难以想象他们能从事悬殊巨大的“第一职业”和“第二职业”!“农”与“非农”,已经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

  几乎每个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都有密密麻麻的“简易房”,联带着一方方几分大的小农田。那简易房只比帐篷牢固一点,稍大些许。小农田倒是精心打扮,或是漂亮的小花园,或是经济的小果园、小菜园。经打听,它们的主人不是农民,而是城里人。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住上了楼房而失去了花园,很不情愿。他们“离乡不离土”,纷纷在近郊购置方寸土地,逢周末假日,来此重温泥土的芬芳。荷兰人炫耀自己住房时,鲜有说小楼有多高有多大的,倒是都以展示花园为荣。可以说,他们从骨子里已确立了“以农为高”的价值观。

  再看城里人的言谈举止,时常流露出“乡村气息”。如果在上海,一定会被大上海人“瞧不起”。我忍不住问他们为什么仍然保留那些“乡土习性”。他们说:“如果谁刻意附庸风雅,我们会觉得与他有距离,甚至好笑。”有一次荷兰发展部一位官员来上课介绍情况,不苟言笑,有点打官腔,听课的教授、讲师们就当场离了席。午休时,他们坦言道,只是因为那位官员不够平易近人,不够自然朴实。“不要忘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是他们普遍接受的观念。他们认定自己根植于泥土之中。

  所以,在荷兰,见人吃饭时捡起掉在桌上的米粒,别以为他准是农民;见人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别以为他定是城里人。家住偏僻乡村的人未必务农度日,家住楼房的人也未必就不扛锄头。城乡一体化,不仅反映在物质生活上,还体现在价值观上。(作者:吴言)

 上一篇 | 暂无
 下一篇 | 疫情打不倒日本 日本畜禽流通体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