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与大豆采购团内幕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3-01-01
尽管选择了悄然离京的方式,但中国赴美大豆采购团从15日开始的美国之行,仍然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普遍关注。美国大豆协会给发来了中国大豆采购团在美期间的日程表。从中可以看出来,这个采购团主要任务就是和美国贸易商接触,签订大豆采购合同。那么,大豆采购团到底带了多大的定单去美国,他们又将带回多少美国大豆呢?

  中国大豆采购团美国之行

  这次中国赴美的大豆采购团是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带队前往,记者在商会了解到,这个采购团是由国营、民营和外资企业的组成,其中包括东海粮油、大连华农豆业集团在内的12家企业。根据记者从商会了解到的最新情况,目前中国的采购团已经和美国的大豆贸易商达成初步协议,而进一步签定合同要等待今天晚些时候在芝加哥举行的会议而定。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具体负责这个采购团的人员都随团前往美国,很多情况他们也不了解。采购团达成初步协议的消息也是昨天晚上前方的工作人员刚发回来的。从商会记者获悉,这次中国大豆采购团的接待方是美国的大豆协会。于是记者播通了美国大豆协会位于圣路易斯安娜州总部的电话。接电话的是该协会亚洲部的负责人。记者问及中国采购团美国时间17日是否会签定大豆采购合同时,鲍伯克先生频繁地使用了“可能”这个词。

  美国大豆协会亚洲部主管鲍伯克:“我们不知道,我只能说有可能,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而当记者进一步询问采购的量是否如早些时候媒体所说的150万吨时,鲍先生认为这个这个数字高了些。

  鲍伯克:“因为芝加哥的大豆价格现在比较高,16日达到了每吨283.69美元。一个原因是目前美国大豆的供给量较小,下降了11%;另一个原因是现在的各地的需求较高。”

  这目前这种价格下,中国采购团还会不会按预定目标采购,鲍先生也没有把握,但是他可以肯定的是,目前中国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根据美国大豆协会的统计,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的数量这两年曾逐年上涨的趋势,去年从美国进口了450万吨,今年将达到760万吨。

  鲍伯克:“如果他们购买了150万吨大豆,这将使明年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总量达到900万吨。”

  当记者问到鲍先生对明年中美贸易关系的预期时,他用不太熟练的中文回答到

  鲍伯克:“非常好!”

  中央电视台驻美国纽约记者屈小平:“根据美国的粮油大豆食品公司的预计,有15%的收入来自于中国。”

  其实,按照原定计划,这次中国大豆采购团本应该是在上个月18号就到达美国,可是现在整个行程却推后了一个月。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中美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一个到美国买大豆的采购团,会引起大家如此关注?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其中的故事。

  大豆采购与中美贸易

  这件事源起于中美两国的贸易赤字,因为根据美国商务部的估算,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从2002年的1030亿美圆,将增长到2003年的1300亿美圆,因此,美国一些议员认为,中国人从美国赚走了美元,还让许多美国工人失去了工作。

  中华美国商会理事周世俭:“明年是美国的大选之年,作为美国的当政者要考虑选民的选票,所以他们希望中国政府能采取措施缓解一下。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压力,对这个问题中国政府表现了巨大的诚意,在11月份相继派出了2个采购团。”

  于是10月24日,美国商务部长埃文斯带着缩小贸易赤字的任务正式访问北京。埃文斯刚离开,11月12日,中国的采购团就在美国签定了价值67亿美圆的合同,购买美国的30架波音飞机、4500辆汽车以及飞机引擎。虽然此举表现了中方缩减贸易赤字的诚意,但是11月17日,美国还是宣布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胸衣、长袍、针织品三大类纺织品设立新的配额限制。于是在美国宣布这一消息的当天,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也通知美国大豆协会中国大豆采购团的访美行程推迟。

  中华美国商会理事周世俭:“第三个采购团主要是购买它的农产品,就是大豆合和小麦,再加上一些通讯设备,金额可能要达到30多亿美元。”2天后,也就是11月21日,美国商务部再次作出裁定,对来自中国的可锻铸管征收反倾销税。美方的话音刚落,第二天,中国商务部就对原产于美国等地的进口甲苯二异氰酸脂作出反倾销最终裁决。在中方作出裁定的两天后,11月24日美国商务部裁定对中国的康佳、长虹、TCL等公司出口美国的彩电征收反倾销关税。中美双边贸易愈发紧张,就在各国舆论纷纷认为中美会打一场贸易战的时,温家保总理出访美国,带去了这样一个信息。温家保总理:“应该承认,中美经贸之间还存在问题,主要贸易逆差问题。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中国高度重视,并且已经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11月15日,中国大豆采购团出访,虽然目前还没有采购的具体消息,但很多外国媒体把它看做是中美贸易关系改善的一个信号,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这个大豆采购团受到了如此高度的关注。

  屈小平:“中国采购团对芝加哥的访问,那么仅仅在温家宝总理访问美国一周之后,那么美国媒体普遍认为这是中美经贸关系进一步加强,进一步推动,向深度广度进军这么一个信号。”

  10年来,美国一直对美中贸易逆差耿耿于怀,但实际情况是,在双边贸易中,中国也在进口越来越多的美国产品。今年头9个月,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总额高达25.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1.44亿美元猛增了123%,中国目前已经成为美国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为什么我国对美国农产品的需求增长如此强劲呢?

  采购团最大买家大连华农油脂公司

  在这次赴美大豆采购团中,12家国内大型油脂生产企业才是真正的主角。有报道说,它们中间最大的买家——大连华农油脂公司将可能在美国购买60到70万吨大豆,大约占了采购团总购买量的一半。背靠东北大豆产区,他们为什么还要跑到美国买这么多大豆?今天,我们的记者周人杰,对这家企业进行了采访。

  记者:“我现在是在大连华农集团最大的一个豆粕成品车间,在我的身后是数以万吨的成品的豆粕,这些豆粕也是各种动物饲料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全国市场中12%的豆粕都是从这里提供的,而生产豆粕的唯一的原料就是大豆,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华农集团每年采购的大豆原料中,就有50%是依赖于进口。”

  在大连华农集团的成品豆粕车间,记者看到,大量刚刚生产出来的成袋的豆粕正在通过自动传输系统运往这里,经过工作人员的堆放和整理之后,再发往全国各地。华农豆业集团汇宝分公司的副总经理王国造告诉记者,华农集团80%的产品就是这种豆粕,而生产这些豆粕的大豆原料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国外。

  大连华农豆业集团汇宝分公司副总经理王国造:“我们这块从整个集团那块来讲,应该基本上比例是50%的进口。50%的国产大豆就我们北方来看,70%都用的全部是国产大豆,30%需要进口。国内的需求每年需要大豆的需求量应该在2000万吨,国内的产量是在800万吨左右这么一个情况。所以说这块的差距应该是一半的差距,这块就需要我们国外进口。”

  除了豆粕之外,华农集团生产的还有食用油、磷脂等产品,而生产这些产品的唯一原料同样是大豆,汇宝分公司的总经理王政雄也告诉记者,对于大连等华农北方公司而言,出于运输成本的考虑,他们使用的进口大豆还不是很多,但是对于华农设在广州、深圳的南方公司而言,80%以上都是使用的进口大豆,而选择大量使用进口大豆作为原料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国产的大豆供不

 上一篇 | 暂无
 下一篇 | 疫情打不倒日本 日本畜禽流通体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