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为何盯住大豆市场?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3-01-01

    在人们的常识中,杜邦是以石油化工为主业的著名的跨国公司,孰不知近来却与大豆结下了缘。 

    10月中旬,杜邦蛋白质技术公司的总裁谭思文与漯河双汇工业集团总经理万隆正式签署了合资协议,一期投资杜邦、双汇分别占60%和40%的股份,经过一年多艰苦的谈判,杜邦双汇漯河蛋白公司宣告成立。 

    这是继2001年6月杜邦收购了湖北龙云蛋白(集团)有限公司;2002年5月,杜邦又从郑州油脂化学集团有限公司手中收购了该公司的蛋白车间以后,走出的重要的一步棋。由此开始了杜邦开展大豆蛋白业务在中国的全面出击。谈判之初,杜邦提出50年之内双汇使用的大豆蛋白中,杜邦的产品应占70%以上。杜邦之所以作出了让步,是由于市场的吸引力,杜邦希望在中国扎下“根”。 

    杜邦对大豆蛋白市场的看重源于5年前:由于美国消费者发现,大豆食品对降低心脏并癌症的发病率有很大帮助。杜邦之所以涉及这个行业,正是看到这个产品带来的价值。杜邦预计,全年的全球食品添加剂市场大约为200亿美元,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保健食品添加剂市场每年的增长速度是15%,全年的总销售额为20亿~30亿美元。国外大豆食品市场正如火如荼。去年大豆食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超过32亿美元。仅豆奶的销售额就为5.5亿美元,年增长率在30%以上。众企业纷纷介入这一市场,进行新型大豆食品与功能型食品开发。 

    杜邦在中国开展大豆蛋白业务已有15年的历史。目前,杜邦的大豆蛋白仅占国内蛋白质市场的1%。但他们的目标是,每年以15%的销售额增长速度在中国发展。并将改进在中国已有的生产厂,而且不排除必要时再购买其他厂。杜邦有400个大豆蛋白品种,在美国、欧洲、中国设有生产厂。有的产品从中国出口,有的向中国出口。有些产品是高附加值的。 

    杜邦之所以盯住中国的大豆市场,是从它的全球战略来考虑的。事实上,整个杜邦的战略部署都在转移,开始全面退出石油业务,转移到生物技术领域。原因在于石油是挖掘能源,而农业从长远来看是稳定的,是保护环境的项目。目前,生物技术已占到杜邦业务的20%。今后,这一比例会更大。而中国是大豆生产大国,却不是大豆加工生产强国。据业内专家介绍,中国有大豆分离蛋白企业30多家,然而大多是地方性企业。尽管设备与国外的企业没有什么差别,但很多核心技术我们没有掌握,且对市场缺少充分的认知。杜邦的进入正可以发挥其技术领先的优势,分得这个市场的巨大份额。杜邦在云梦、郑州收购的都是国内的骨干型企业。后者原年产量5000吨,曾是中国最大的一家。而大豆产量占中国三分之一的东北地区注定也要进入杜邦的视线。 

    杜邦的“不务正业”给了国内石油和化工行业一个启示:如今第二产业越来越多地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渗透,行业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我们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赶超先进。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是十分必要的,但更重要的还在于观念的更新,拓展致富思路。
 
 上一篇 | 暂无
 下一篇 | 疫情打不倒日本 日本畜禽流通体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