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动物源性食品对欧盟出口正式“解禁”
笔者日前从浙江省对欧盟出口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上获悉,欧盟委员会已于8月26日向成员国公布决议,宣布恢复对我国除禽肉以外所有动物源性食品的进口,该决议于2004年8月31日开始生效。这意味着,我国的兔肉、虾类、蜂蜜、蜂王浆及人工养殖的鱼等产品对欧出口正式解禁。
我省每年出口水产品、蜂产品达7亿美元,欧盟是这些产品的传统市场,每年出口额约1.5亿美元,目前我省有33家水产加工企业获得欧盟注册。2002年1月30日欧盟全面禁止中国动物源性食品进口后,我省相关企业遭受重大损失,也严重影响了我省农、渔民收入。此次欧盟解除进口禁令,对我省虾类产品、蜂产品加工企业和广大从事海洋捕捞业者、养殖户、养蜂户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而且,由于今年3月美国对我国虾类产品实施反倾销制裁,欧盟市场的开放显得尤为重要。
浙江检验检疫局有关人士告诉笔者,为避免我省相关动物源性产品对欧盟出口再起风波,该局正针对欧盟对污染物残留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我省出口欧盟水产品、蜂产品的有关规定,并帮助相关企业联系购买检测设备,建立自身的残留检测体系。
目前,杭州常青蜂业公司等三家蜂业企业已购置了CHARMⅡ、酶标仪、气相色谱仪等检测仪器。此外,在浙江检验检疫局的帮助下,我省现已有三分之二的蜂业企业建立了养蜂联合体,建立了从养蜂户到出口产品的追溯体系和记录,基本实现了蜂蜜、蜂王浆的溯源管理。针对虾类产品出口,我省相关企业也加强了虾类加工场地、设备、储存、运输、原料及使用添加剂等方面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