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称,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国内需求日益关注,将其视为全球经济形势的重要指标。而关注内需的最佳途径,莫过于追踪主要食品的价格。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增长率的40%是由消费贡献,而主要食品价格的涨跌,直接影响可支配消费支出。
报道认为,猪肉价格的走势对中国通胀水平有重要影响。尽管猪肉价格仅占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3%,但猪肉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肉类产品,猪肉价格对消费者的通胀预期有重大影响。
美国一家市场分析机构指出,2011年7月至11月,随着CPI从三年来的高位回落,中国消费者实际可支配收入至少增长1.8%,促使可支配开支增长0.9%。这表明,中国工厂将提高产能,以满足国内消费力的增加,食品价格涨幅放缓成为推动GDP和总需求增长最重要的因素。
该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卡尔·温伯格称:“食品价格上涨放缓,是一个大规模的刺激经济因素,比政府调整货币政策产生更大的刺激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