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涨势持续扩大
本周(9月17日至23日),主产区小麦市场维持涨势,在行情触底反弹、政策持续发力、不利天气扰动及阶段需求推动等多因素共同推动下,麦价止跌回升,面粉加工企业小麦收购报价继续不同程度上调。截至9月23日,主产区小麦进厂报价:河北1.215~1.223元/斤,河南1.213~1.236元/斤,山东1.213~1.235元/斤,江苏1.218~1.23元/斤,安徽1.228~1.235元/斤。
9月份,主产区各省托市库点继续增加,政策有力托底,但受需求疲软影响,小麦价格持续阴跌,持粮主体心态谨慎。9月中旬以来,华北及黄淮地区持续间歇性降雨天气,导致小麦运输受阻,叠加粮商购销重心逐渐转向秋粮,小麦市场流通余粮大幅减少,面粉厂到货量下降,为小麦市场回暖提供了契机。同时,中秋国庆“双节”临近,下游消费进入传统旺季,由于前期麦价低位运行,工厂库存偏低,面粉厂和食品厂均存在刚性补库需求,短期内提振小麦价格。从主产区小麦报价来看,近几日调价频率逐步放缓,备货临近尾声,企业或选择观望。
终端面粉稳中略涨
随着节日临近,下游面粉购销活跃度虽有所提升,但整体仍持谨慎态度,随用随采,囤货积极性较低。头部企业开工率稳中有升,面粉促销氛围浓厚。截至9月23日,各地面粉加工企业特一粉出厂价:安徽宿州2680~2720元/吨,较上周末稳中有涨20元/吨;山东菏泽2660~2680元/吨,江苏徐州2680~2720元/吨,河南周口2680~2720元/吨,河北石家庄2700~2880元/吨,均保持平稳。
9月中旬以来,主产区面粉加工企业麸皮出厂价格止涨回落。一方面,面粉加工企业在节日备货阶段副产品供应持续增加,出货压力加大,价格承压;另一方面,新季玉米开始供应,玉米行情预计偏弱下跌,饲料企业采购趋于谨慎,副产品用量减少。截至9月22日,主产区混合麸皮出厂价:山东德州1640~1660元/吨,河南商丘1700~1760元/吨,整体较上周下跌60元/吨;河北邯郸1690~1740元/吨,安徽宿州1740~1780元/吨,江苏徐州1700~1720元/吨,下调40元/吨左右。
在原粮到货量减、终端价格偏弱的局面下,面粉加工企业始终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提价动力稍显不足。小麦价格上涨态势或难持续,预计短期内区间震荡调整的可能性较大。
小麦饲用优势渐弱
近期,国内玉米价格明显回落,尽管市场余粮偏低、政策玉米投放量有所下降等利多因素继续支撑现货价格底部,但新粮开始陆续上市,玉米市场供应预期增加,用粮企业收购心态较为谨慎,价格继续震荡下行。
9月中下旬,黑龙江、吉林深加工企业玉米主流收购价集中在2170~2240元/吨,华北地区2230~2350元/吨。因小麦、玉米价差调整,小麦替代优势逐渐减弱,饲料中小麦添加比例有所下降,饲料企业小麦采购量明显减少,对小麦市场提振有限。
近期受阴雨天气影响,华北地区新玉米收割进度放缓,新一轮降雨天气使得华北部分农田土壤持续过湿,不利于未成熟作物充分灌浆及已成熟玉米收获晾晒。9月下旬至10月份,新作玉米收购逐步展开,需进一步关注主产区天气及产量、质量情况,若产情遭遇重大影响,不排除小麦饲用替代重启的可能性,从而影响小麦市场供需格局。
供需格局或有变化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全国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累计收购小麦超1亿吨,收购进展整体顺利。截至9月20日,河南省涉粮企业共收购新产小麦2159.7万吨,其中市场化收购1348万吨、最低收购价收购811.7万吨。截至9月19日,安徽省累计收购小麦965.4万吨,其中最低收购价收购318.2万吨。截至9月21日,江苏省累计收购小麦1224.5万吨,其中市场化收购1060万吨、最低收购价收购164.5万吨。
当前,新季小麦集中收购期进入收官阶段,托市预案的启动不仅稳住了市场价格,也加快了收购进程。随着收购的推进,市场余粮渐趋减少,阶段小麦市场呈现“供降需增”的偏紧格局,短期内支撑小麦价格走强。中长期来看,在小麦托市收购、饲用同比增加的情况下,后期若不考虑重大政策调控,今年四季度小麦供给量同比或明显下降,未来质优粮源或有一定上涨空间,但预期不可过高,建议持粮主体结合自身成本理性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