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暂时取消农产品出口税将对全球豆类市场产生哪些连锁反应?此前市场看多豆粕的主要逻辑之一在于远期大豆到港不足,阿根廷政策是否动摇了这一核心逻辑?国内豆粕库存压力何时可能缓解?未来一两个月最有可能引发豆粕趋势性行情的“催化剂”会是什么?连豆粕期货还会继续下跌吗?
上海东亚期货研究所农产品部经理 许亮:作为全球主要农产品供应国,阿根廷是全球最大的豆油和豆粕出口国、第三大玉米出口国和重要小麦出口国。此次减税将大幅降低关键领域的出口税负:大豆出口税从26%降至零,豆油和豆粕出口税从24.5%降至零,玉米出口税从9.5%降至零。
根据官方公报,该措施将于周二生效并持续至10月31日,或直至企业申报出口额达到70亿美元上限。此政策对全球的供需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是短期会驱动全球定价的走低。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会压低全球豆粕及豆油的价格。
长安期货研究员 刘琳:阿根廷是全球最大豆油和豆粕出口国,其政策调整会显著影响全球供应链价格。一方面阿根廷取消出口税后,阿根廷农产品,尤其是大豆、豆油、豆粕,将更具价格优势与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其他国家进口阿根廷农产品的概率会增加。这都会继续挤占美豆出口需求,并引导美豆趋于弱势。
光大期货农产品分析师 侯雪玲:在免征出口税之前,阿根廷对大豆出口征收26%的关税,对豆粕和豆油征收24.5%的关税。阿根廷从9月23日开始暂停征收出口关税,截止至10月31日或企业申报出口额达到70亿美元。阿根廷大豆、豆粕和豆油的FOB报价大幅下降,出口竞争优势大幅提升。对于阿根廷国内来说,农户、大豆囤货商、压榨企业将集中销售大豆及豆类产品。对于国际买家来说,阿根廷将是采购首选,加大采购量是普遍选择。对于竞争对手,比如美国、巴西、印尼、马来,为了抢回出口市场,只能被迫降价。
上海东亚期货研究所农产品部经理 许亮:阿根廷当前仍无法满足国内的需求,哪怕取消关税国内增加采购,级别也就一二百万吨左右的大豆。这与国内实际缺口差距太大,不购买美豆,国内11月-1月份期间仍会有上千万吨的缺口。只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对供应的担忧,给出了中美谈判的更多时间,也就产生更大的变数。截止到上周国内豆粕依然维持历史高位,10月份之前高库存格局仍难以化解。
长安期货研究员 刘琳:首先,由于中美贸易谈判与后续进口不确定性,许多贸易商与油厂提前进口大豆,导致大豆远期到港可能会超过市场前期预期,所以供应偏紧的情况可能会不如预期。同时,按照时间来计算,阿根廷政策延长至10月31日,按照1个半月至两个月的船期,是可以覆盖到近年12月前后的供应的,所以个人认为是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到港不足的预期的。此外,我国前期进口了3万吨阿根廷豆粕为未来进口该国豆粕打开空间,而阿根廷是全球豆粕出口大国,2024 年豆粕产量超 3000 万吨,出口量可观。一般情况下豆粕在10月进入去库周期,今年可能会稍晚。
光大期货农产品分析师 侯雪玲:我们认为会。因阿根廷国内大豆供应充足。阿根廷统计局数据,截止到2025年8月,阿根廷大豆渠道库存有2169万吨,环比减少9%,较年内峰值2672万吨减少19%;但同比增加28.8%,处于同期历史最高水平。阿根廷大豆工业库存323万吨,同比增长3.5%,同样为同期最高水平。充足的大豆有利于阿根廷实现大豆高出口。对于我国来说,有希望以较低的价格完成远期大豆采购,进而缓解甚至解决11-2月船期大豆采购偏慢的问题。
相比较,阿根廷国内豆粕和豆油库存中性偏低。阿根廷统计局数据,截止到2025年8月,豆粕工业库存77万吨,同比增长22%,较五年均值减少17%。豆油工业库存22万吨,同比减少21%,较五年均值减少30%。显然,阿根廷豆粕和豆油的出口潜力低于大豆。
国内豆粕高库存压力或将至少持续到10月。根据大豆船期预估,9-12月大豆到港预计分别为1147万吨、917万吨、850万吨、686万吨。其中,9-11月大豆到港量均高于去年同期和五年均值,只有12月大豆到港量略低。阿根廷大豆采购顺畅,远期供应担忧缓解,而且成本有下降预期,这将导致下游囤货意愿下降,消化即有库存、刚需采购为主。所以,豆粕供应宽松格局还降持续。
● 未来一两个月最有可能引发豆粕趋势性行情的“催化剂”会是什么?连豆粕期货还会继续下跌吗?
上海东亚期货研究所农产品部经理 许亮:未来一两个月,尤其是11月份之后,市场关注点依然是国内购买美豆的节奏;截止到上周,国内依然没有购买美豆,那么11-1月份的进口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当前南美市场的旧作较难满足国内未来3个月左右的需求;如果不买美豆必然带来库存下滑。国内豆粕市场依然没有太大的下跌空间,在阿根廷取消关税的影响下,现货跌幅在50左右,大幅低于期货跌幅;市场短期对于阿根廷事件的影响过激,在触及2900附近不建议过度看空后市。
长安期货研究员 刘琳:近期豆粕行情主要受到中美贸易谈判、生猪去产能与大豆与豆粕进出口影响,都是偏弱导向的。未来仍需重点关注的是中美贸易进展以及阿根廷政策放开后的实际签约情况。由于基本面指向偏空,供需阶段性偏宽松,行情依旧承压为主,反弹力度略显不足。
光大期货农产品分析师 侯雪玲:豆粕向下寻底。之前,美国、中国和巴西等形成了三角僵局,背后逻辑在于往年中国冬季大豆依赖美豆,但至今中国未采购,巴西趁机挺价。三方各有优势,僵持不下,中美关系成为行情的关键。
但阿根廷此次零税卖粮令全球大豆贸易格局重建。中国可采购豆源增加,美豆出口前景恶化,巴西出口压力也开始出现。全球大豆供应进一步向南美转移,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中国获益,美国和巴西压力加大。全球大豆估计下降,定价中枢向阿根廷大豆、巴西新作大豆价格靠拢。目前行情的关键在于阿根廷0关税执行力度和时间。
阿根廷此次政策背景是国内外汇出问题,为了稳定汇市所进行的一次豪赌,代价很大。政策能否执行及持续时间将决定豆粕行情下方空间。我们低价采购的大豆越多,国际大豆及国内豆粕价格下方空间越大。
来源:文华财经、中华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