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江苏省和山东省先后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并公布了第一批收购库点。截至目前,河南、安徽、河北、江苏、山东托市收购库点累计达400家左右,市场反馈全国托市收购小麦已达600万吨以上,筑牢小麦价格的底部区间。下游消费淡季、小麦饲用减弱,近期麦市供应压力依然较大,华北部分区域连续阴雨天气短暂扰乱购销节奏。同时,托市收购政策支撑麦价底部,小麦市场处于“涨不动也跌不下来”的僵持局面。截至8月7日,全国主产区制粉企业普麦收购均价为1.224元/斤,较上周上涨0.002元/斤。其中,河南主流收购价1.215~1.23元/斤,河北1.21~1.235元/斤,山东1.22~1.236元/斤,江苏1.215~1.23元/斤之间,安徽1.21~1.225元/斤,陕西1.22~1.24元/斤。本周,地方政策性小麦销售量略有减少,成交率略有提高,成交均价较上周略降。采购量减少,采购成交率有所提高,但成交均价降低,说明市场成交情绪一般,地方各区域采购储备量减少。据不完全统计,本周全国地方储备粮销售投放29.2万吨,比上周减少5.5万吨;成交13万吨,成交率44.5%,上升8个百分点;成交均价2349元/吨,降低46元/吨。地方储备粮采购量17.8万吨,比上周减少4.9万吨;成交15.8万吨,成交率88.8%,提高11.6个百分点;成交均价2523元/吨,降低13元/吨。中央储备小麦轮出和轮入量均有所增加,且成交率提高。据统计,本周中央储备粮销售量合计7.08万吨,比上周增加3.74万吨,实际成交5.37万吨,成交率75.8%,成交率提高12.4个百分点;采购2025年新麦合计1.39万吨,增加0.14万吨,采购成交率100%,提高32个百分点。本周,面粉价格稳中有所下调,麸皮价格继续下降。当前面粉消费处于传统淡季,下游需求低迷,中小粉企继续下调开机率。麸皮随产随销,市场购销一般,部分区域阴雨天气导致出货不畅,麸皮市场价格继续下跌。截至8月7日,河南新乡特一粉价格2890元/吨,与上周持平;河北石家庄2935元/吨,下降20元/吨;山东德州2900元/吨,下降10元/吨。河南郑州中等白麦采购成本在2427元/吨左右,特一粉出厂价2890元/吨,麸皮价格在1845元/吨左右,加工每吨小麦费用140元,理论利润预估为3元/吨。近期,国内玉米价格窄幅震荡,部分地区小幅调整收购价格。由于新疆及黄淮早熟春玉米零星上市,对市场预期形成压力。深加工产品需求疲软,检修增加,开机率下降。截至8月7日,东北地区玉米市场主流价格为2190~2280元/吨,较上周下跌10元/吨;北方港口2270~2300元/吨,下跌5元/吨;河南市场2420~2470元/吨,上涨20元/吨;山东深加工企业价格2440~2540元/吨,下跌5元/吨。本周,CBOT小麦主力期货合约小幅下跌。截至8月7日,美小麦主力合约收于518.25美分/蒲式耳,周环比下跌5.75美分/蒲式耳。主要原因是北半球小麦持续收割上市,市场供应压力较大,小麦期货价格跌至新低。截至8月3日,美国冬小麦收获进度为86%,一周前为80%,低于五年均值87%,报告发布前分析师平均预期收获进度为88%,略低于市场预期。8月6日,荷兰合作银行分析,随着北半球小麦持续涌入市场,全球小麦价格面临巨大下行压力。当前,最低收购价收储范围仍在继续扩大,托市库点增加托住了小麦价格底部,但当前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制粉企业因高温淡季开机率维持低位,部分企业暂停收购,面粉及麸皮走货放缓。饲用替代量有所减少,受玉米价格波动及生猪产能调控影响,短期麦价难有突破。综合分析,当前新麦供应充足,下游需求明显不足,政策性收购支撑麦价底部,麦价呈现“弱则小幅反弹、强则受到压制”的特点。江苏和山东启动托市收购,部分区域市场情绪好转,预计短期小麦价格保持窄幅波动。后期重点关注托市收购量、玉米价格变化、中储粮小麦拍卖情况以及购销主体心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