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市场是迷糊,小麦是发愁,而生猪市场也没闲着,在供强需弱的淡季,愣是走出了一个上涨的行情,这确实有点超出市场的意料了。
不过,虽然猪价上涨了,但是对于接下来猪价是否能迎来“拐点”依然争议很大。
乐观派认为,生猪产能经过漫长的去化,已经到了安全区间。虽然说仍然高于农业农村部新定的3900万头的量,但是需求端的恢复总体要好于去年。
而去年猪价一直在成本线偏下位置磨底,今年涨至成本线以上的位置还是有可能的。
另一方面,相关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
比如,生猪产能逐月下降,尤其是去年年末受疫病影响,部分存栏的猪源也减少,所以理论上来说,今年生猪出栏量也将呈逐月下滑的趋势。
而数据也显示,全国规模猪场的中大猪存栏量已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这说明生猪市场供强需弱的局面正在逐渐改善。
在这样的预期下,猪价逐步好转是完全可期的。
第三也是我们昨天提到的,猪肉价格走低拖累CPI,也存在技术操作的空间。
但是悲观派则认为,产能虽然降了,但是想要增长却是很容易的事,并且受心态影响,存栏的去化要小于产能的去化,也就是说,生猪的实际供应压力仍然不低。
另一方面,需求端尚不明确,是否与供应相匹配也未可知,仍待市场验证。
而受情绪影响,二次育肥明显抬头,是否会对后期市场节奏形成扰动也是未知的,所以在诸多未知且不可控的因素下,此时就笃定猪价“拐点”有些为时尚早。
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而就在市场争议不休的时候,有专家给出了预判。
根据专家预计,下半年生猪养殖有望整体实现盈利。
这个结论一出,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市场再次激动起来。
但是不知是眼神不好还是激动过度,很多人看消息总是就看一半,从而断章取义。
生猪养殖有望整体实现盈利,这句话并不假,但是这个结论的背后是有附加条件的,而这些条件却被忽略掉了。
忽略条件而光谈结论,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生猪养殖有望整体实现盈利的背后,有3个条件:
一是好转并不是反转。
这句话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句话,但是却被忽略掉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猪价整体盈利是可期待的,但并不意味着从此反转,青云直上,猪价还存在波动性的行情,好转并非反转。
二是不要盲目扩栏,更要防好疫病。
本轮猪周期之所以超出常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每每在预期周期到底的时候就会逆势扩张,结果导致产能去化缓慢,甚至是出现回弹,从而使猪市进一步承压。
三是不要进行投机的二次育肥,也不要过度压栏。
这就说得更明确了,尤其是去年七八月份就曾出现过二次育肥和过度压栏,导致猪价短期是上涨了,但是却加重了后期的供应压力,结果后期需求承接不足,直接导致猪价再次摔下神坛。
所以这么来看,其实生猪市场并不存在什么争议,现实情况更多是两种观点的相互融合,即猪价有盈利的时期,但也仍然有亏损的阶段。
所以还是那句话,生猪市场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却还远远没有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