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加工工艺 » 正文

猪饲料的加工工艺

  作者: 来源: 日期:2011-01-19  
     在多种猪饲料原料的冷加工工艺中,锤片机粉碎处理也许是应用最广泛的。多数常规的原料,如大麦、玉米、小麦、高梁和燕麦在生产中几乎都是利用锤片式粉碎机进行加工。但在上述原料中,特别

    是对于小麦和燕麦,选择何种筛片进行粉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如果将小麦粉碎的过细,饲料黏性就会增加,采食过程中极易引起糊嘴现象,从而导致适口性降低;如果粉碎的过粗,小麦的利用率就会变得很低,但用对辊式粉碎处理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对于燕麦的粉碎,目前有限的资料表明,较小的粉碎粒度对于提高其利用率是必要的。粉碎燕麦时,筛孔直径小于5.25mm,不会对其利用效率造成明品的影响;但当筛孔直径等于或大于9 mm时,就会降低燕麦的利用效率。与此相对的是,对燕麦进行对辊式粉碎处理,如加工的很均匀且很扁时,其利用效率与用筛孔直径小于5.25mm的其他任何粉碎方式的利用效率相同。另外,不同粉碎工艺对玉米和高粱利用率的影响与燕麦相似。

    专业术语“压片”通常表示谷物在对辊式粉碎处理之前所进行的加热或润湿的过程。因此,压片玉米在进入蒸气仓前首先需进行破碎处理,之后将其浸泡l~2 d,使水分含量达到约20%。然后将蒸煮后的玉米通过重型对辊式粉碎机进行加工,使最终的水分含量降至约14%。目前,这种加工过程对玉米的调制主要包括:1)去除玉米胚芽,仅留下无胚芽的部分进行压片处理。2)在蒸气仓内,使玉米水分增加,同时进行蒸煮加工。日粮中压片玉米的比例较低时,其适口性很好。但当压片玉米比例很高(如85%),特别是在湿料饲喂或玉米没有粉碎即饲喂的情况下,适口性变得非常差。关于蒸气压片加工过程对玉米营养价值影响的研究结论还存在分歧,其原因也许可部分归结于不同压片工艺间的差异。

    膨化处理是一种干热形式的加工工艺,通常指谷物在加热或加压的情况下突然减压而使之膨胀的加工方法。虽然,目前关于膨化饲料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的资料较少,但至少有一篇文献指出,饲料的膨化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微爆化处理是用混合气体将陶瓷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使谷物通过这些陶瓷体,将谷物进行对辊式粉碎和冷却处理。与膨化温度(280℃)相比,微爆化加工过程的温度通常控制在140—180℃。但微爆化处理在这个温度下的暴露时间为20—70 s,比膨化处理的时间(5.6 s)长。最近的资料显示,对生产性能影响来讲,陶瓷体加热后的对辊式粉碎过程的重要性需进行重新认识。早期研究表明,这些

    加工过程可改善大麦的营养价值,显著提高玉米的营养价值,但对小麦营养价值影响的结论并不一致。最近的研究表明,微爆化处理对于改善猪饲料中小麦的营养价值并无显著作用。另外,一些关于微爆化试验中所使用谷物的水分含量可能很低,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这种加工工艺对生产性能的改善效果。因此,为了使试验条件一致,并取得理想的结果,谷物在试验前应进行预浸泡处理,使水分含量达到21%。

    在制粒工艺中,饲料组分在压力作用下被挤出制粒机的环模。制粒过程本身就可对饲料进行摩擦加热。大多数的饲料企业在制粒之前已对饲料进行了蒸气加热处理,但也有一些企业并不采用蒸气加热处理,即冷制粒,仅是依靠制粒机的压力使饲料挤出环模。因此,制粒工艺包括干制粒或湿制粒过程。

    关于颗粒饲料对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很多。大量的相关资料指出,制粒过程叮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并且对多种原料进行的不同制粒处理均可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制粒加工对猪生产性能改善的原因有多种,其中较为明显的就是颗粒饲料在饲喂过程中可明显减少浪费。另外,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制粒过程对饲料物理和化学特性的改变才是提高猪生产性能的真正原因。制粒过程可降低饲料中的水分和粗纤维含量,增加干物质含量,提高能量消化率,并且改善氨基酸和磷的利用率。在限饲条件下,猪肥育全程使用颗粒饲料,其减少的干物质损耗和改善的能量消化率可增加10%的消化能,但颗粒饲料的这种改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粒的具体过程。因此,制粒过程中的物理压力对其作用的影响可能远大于蒸气加热。有些研究表明,干制粒处理的饲料中有机物的消化率和饲料转化率最高。

    通讯地址:北京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国贸大厦2座904室100004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