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过敏原的源头控制与药物干预策略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作者: 姜屿昕   时间: 2025-11-19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宠物营养与食品创新团队系统综述了猫过敏原蛋白的分子特性、检测方法、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分子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上。

室内猫过敏原是人类过敏性鼻炎、哮喘及其他免疫相关疾病的重要诱因。随着宠物饲养数量持续增加,相关过敏蛋白广泛存在于家庭和公共环境,并可附着在衣服或皮屑上传播至无宠物环境,进一步扩大人群暴露风险。研究团队围绕猫过敏原的分子特征与分布规律,系统比较了常用免疫学方法(如改良ELISA、免疫印迹和高通量多重检测)与新兴实时传感技术(如QCM、SAW、LIF)的原理、灵敏度及应用场景;同时,评估了猫个体差异、建筑环境、人类活动以及时空变化对室内过敏原浓度的影响,并对源头控制(包括基因编辑与免疫调节)、环境管理(如空气过滤)和药物干预(如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疗法)等策略的有效性与局限性进行了系统评述。研究为未来猫过敏原的重点研究方向提供了思路,有助于推动公共卫生防护与过敏管理,为室内过敏原的精准识别与有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猫过敏原蛋白的产生、分泌与转移

该研究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23-IFR-14)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mdpi.com/1422-0067/26/22/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