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国农业部的要点包括,2004/05年度美国大豆产量为31.50亿蒲,和分析师预测的31.40亿蒲很接近。美国大豆期末库存也调高到了4.60亿蒲式耳的历史第二高点,高于上月预测的4.06亿蒲式耳。世界油籽期末库存预计为6643万吨,高于10月份预测的6425万吨。
从美国大豆收获看,到上周末收获已经完成87%,到本周末时大豆收获应当完成93%左右,收获季节性压力正在减退,市场将会更加关注需求以及农民销售进度。
从出口数据看,本市场年度的第10周,美国大豆净销售量比上周高出39%,出口量比上周低了43%。过去一周,美国对华销售60.59万吨大豆(包括从未知目的地转来的26.7万吨),装运量44.74万吨。中国签约采购合同量(尚未装运)比上年同期低了48%,而上周同比降低58%。美湾出口市场大豆出口报价比上周涨了19.25美分。本周交易商传言中国买家再度入市采购大豆,虽然传言未经证实,但是从过去一周的出口数据看,足以证实中美纺织品贸易的摩擦并未影响中国采购大豆的兴趣。
周五在伊利诺斯州油厂支付的现货大豆价比上周收高23.25美分。由于农民惜售,因此中西部地区的油厂不得不提高基差,吸引农民销售。
南美方面,截止到11月12日,大豆播种完成50%。截止到上周六,阿根廷大豆播种也达到24%。
展望后市,随着美国大豆收获接近尾声,市场关注的焦点开始转向南美播种和早期生长形势。在美元汇率走软的背景支持下,基金加快了在商品期货的减持空头动作。周五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利空报告未能令大盘下跌,也表明目前市场人气开始发生变化,大豆市场存在反弹空间。但是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利多支持,大豆反弹可能会在550美分位置遇阻。下面回顾一下本周期市走势。
11月8日,CBOT大豆期价收盘下跌,成交平淡,全天交投窄幅波动。早盘1月大豆创下503美分的合约新低,但是随后并未出现多少跟风抛盘打压,因此期价得以反弹,投机空头的平仓盘提供上涨动力。交易商指出,目前基金已经持有巨量空单,所以行情以巩固整理为主。
11月9日,大豆期货收盘上涨,其中11月大豆走势最强。主要因为美湾大豆的CIF基差报价坚挺,此外周五政府发布产量报告之前的部位轧平交易也对期价构成支持。在美国农业部发布新的2004年大豆产量预估之前,交易商将空头部位平仓,此外,周五也是11月大豆期货的最后交易日,因此交易商将11月持仓向后续月份移仓。
11月10日,大豆期货放量收高,美国农业部证实美国出现大豆锈病,市场担心锈病可能给美国大豆带来灾难性损害。早盘1月大豆合约涨幅达到6%,2005年11月交货的大豆也大涨了5.5%,投机资金将部分空头部位平仓,另外还有一些新多入市。
11月11日,大豆期货收盘下跌,成交明显萎缩,只有周三交易量一半还不到。当天行情以技术性交易为主。由于周五早上美国政府可能调高大豆产量,所以交易商不愿意在报告出台前作多。
11月12日,大豆期货收盘上扬,尽管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利空产量报告令大盘低开,但是在玉米市场先抑后扬的鼓舞下,大豆市场也拉出阳线。由于缺乏技术性的基金抛售压力,也看不到多少农民的套期保值抛盘,因此使得大盘并未受到主要压力,也给了大豆期价反弹的空间。
11月12日CBOT11月大豆合约收报每蒲式耳523.5美分,比上周五收盘价505.25美分上涨18.25美分,1月大豆收报525美分,比上周五的505.25美分反弹19.75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