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周以来,CBOT大豆跌幅近16%
――大豆价跌可能吸引其它买家
ODJ芝加哥5月19日消息:美国大豆市场专家表示,中国压榨商决定减少大豆进口数量所带来的影响将首先在南美市场上体现出来,但是美国不可能不受到这个世界大豆供需面新的发展形势影响。
周日,中国16家大型油厂决定联合起来,通过放慢大豆进口步伐,共享现有库存,应对进口大豆成本高昂的局面。中国是美国大豆的头号进口国,也是巴西和阿根廷的头号客户。
由于投机性多头平仓,美国新豆产量预期刷新历史纪录,因而COBT大豆期市已经开始暴跌。而来自中国油厂的利空消息更加剧了大盘跌势。事实上,从上周高点每蒲式耳10.3650美元到本周的低点8.71美元,7月合约的跌幅已经达到了近16%。周三7月大豆合约收在每蒲式耳9.075美元,收复了部分失地。
克莱斯特咨询公司约翰·克莱斯特称,中国大型油厂组成的新阵营将使得他们在世界舞台上具有很强的讨价还价权力。他认为中国油厂的作法有点象OPEC的价格同盟组织,不过是消费者而非供应者。整体来看,美国更难以预测中国的需求。不要再指望中国会以任何价格买豆了,他们将使用相当娴熟的谈判技巧和计谋压低价格。
分析师称,近期内阿根廷和巴西将受到更大的影响,因为这两个国家新豆正在上市。
美国和南美大豆歉收,再加上世界需求强劲,导致世界供应紧张,这曾推动CBOT大豆价格飙升至16年来的最高水平。不过由于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年美豆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29.65亿蒲式耳,播种天气良好,再加上中国经济放慢令人担忧,因而大豆期市并未抵抗住商品基金大肆抛空的打压以及中国压榨商试图取消大豆合同的利空消息影响。在过去五天里,基金估计抛空了3.5到4万手期约。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预计截止到5月11日时,基金在期货和期权上共净持有42,892手多单。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一直是导致世界大豆供应短缺、价格高企以及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本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预计为2050万吨,高于两年前的1038万吨。中国对蛋白产品的需求一直相当旺盛。
美国商品公司总裁丹·罗斯称,大豆供应短缺导致价格大幅振荡,过去一周内CBOT大豆暴跌1.6550美元将会吸引更多的买家,中国油厂将会重新要回他们想回售的船货。然而如果大豆期价不跌反而暴涨,中国可能还会考虑遏制进口。
巴斯称,当大豆涨到10美元时,市场需求受到调剂。要是大豆价格下跌到8美元或者9美元,调剂工作难度会更大。
1988年,7月大豆价格从10.9950美元跌到了8.56美元,然后三天内反弹飙升至10.2美元。在今年剧烈波动的大豆市场上,这种情况有可能再度出现。如果从需求调剂方面来考虑,今年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另外,克莱斯特称,中国油厂目前持有的大豆库存都是前期贷款高价采购的。随着压榨利润下滑,中国油厂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他补充说,中国油厂联合起来压低所购大豆船货的价格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这使得市场出现了有趣的局面。一方面他们挽回了自己的面子,另一方面,如果他们无法重新谈判大豆合同,那么就会面临着巨额的债务。